道德经第一章到底该如何断句

在2021年我们道学群举办的首期五一线下活动中,大家聊到《道德经》第一章“无名万物之始也,有名万物之母也”这句话时,对如何断句产生了分歧。

有道友认为,应该断在无与名、有与名之间,为“无,名万物之始也;有,名万物之母也”。也有道友认为,该断在无名、有名之后,为“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”。那么这两种断句,哪一种更接近老子的原意呢?

试从三方面分析之:

其一、语法

众所周知,在老子的年代,文字是刻在竹木简上的,所以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。以老子的文字功底,如果要表达“无是万物造生之始”,完全可以写成“无,万物之始也”。因为“名”放在这里实属多余,而且和结尾的“也”字组合在一起,并很不通顺。

而如果一定要加个“名”字与上文衔接,那么写成“无,名万物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”即可,不要那个助词“也”,则会更好一些。

所以综上所述,单从语法来看,本句断为“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”,相对来说更为合适。

其二、语义

我们给事物命名,往往是内容在前,名在后,也就是要先对事物的内容(属性)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,才能给出命名。所以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中有讲:“吾未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吾强为之名曰大”。

“吾未知其名”的那个东西,是内容,在前;“道”和“大”,是命名,在后。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:如果说“无,名万物之始”,那么内容到底是“无”,还是“万物之始”?

从语义来看,“万物之始”明显更偏内容,而“无”明显更偏名称。因为如果“无”是内容的话,本“无”内容,又何来命名?所以真正的句式应该为“万物之始,名无”。就像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四章的句式:“万物归焉而弗为主,则恒无欲也,可名于小。万物归焉而弗为主,可名于大。”

这种把有和无作为概念独立出来的断句,与全文呼应的地方仅有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:“天下之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这里的“有”和“无”分别用于指代“万物之母”、“万物之始”,倒也能说得过去。但如果放到文中“当其,有车之用”、“之以为利,之以为用”、“之相生”,就又不通了。

而断句为“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”,则与全文上下都是相通的。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二章:“道恒无名...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所以不殆。”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一章:“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顺众父。”语意统一。

“无,名”、“有,名”断句法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首创。也就是说在此前的一千多年,没人这么断句,难道是前人都错了吗?其实我个人认为,与一千多年以来语境的变化很有关系。

其三、语境

在王安石之前的一千多年,诸子百家兴起,其中就有一派“形名之学”,包括法家(刑名)、名家(形名家)。法家责实,名家思辨,均对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那么形、名又有何关联呢?

什么是名?《庄子 逍遥游》说,“名者,实之宾也”。习也曾引用过清代王夫之的一句话,“名非天造,必从其实。”所以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。

那什么是实?万物都有一个特性,就是必有其界限、边界,也就是外形,有外形而后物成。那么万物的“实”,就在其边界之内,在包括在其形中。所以《管子》这么说:“物固有形,形固有名。”万物有了形,有形而有了名。

包括我们的汉字,也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。很多汉字,都是直接对物的外形进行描画而成的。比如鱼,羊,马,鸟等等,因形而直接成名。因此先秦研究实和名之间关系的学问,也叫形名之学,形与实在一家程度上是划等号的。

在这种语境下,老子单独说“无”、“有”,很可能就是直接省略了一个“形”字。无者无形也,无形者无实也,故称无;有者有形也,有形者有实也,故称有。

故原文之意,其实应该为“天下之物生于有(形),有(形)生于无(形)”,“有(形)之以为利,无(形)之以为用”、“有(形),无(形)之相生”,如此才是语意统一的。

而老子之后的一千多年,法家、名家演变已久,很可能语境发生了改变,才让王安石有了这样一个“旷古绝今”的大发现。就像我们现在一看到“刑名法律”,大多会把“刑”理解为“刑法”;一看到“道德”,大多会把“道德”理解为“道德规范”一样。

所以我认可的第一章断句为:“道可道也,非恒道也。名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妙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