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道教与传统茶文化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
茶,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饮料,由于茶叶具有最温和、最经济、最方便的特点,男女老少皆宜,百饮不厌的特点,因此不论东西南北,不分山区平原,不论春夏秋冬,不分朝午夕夜,不论迎宾送客,不分办公集会、劳动休闲、娱乐消遣、中国人无不以茶为饮。从老百姓在日常闲聊中喝茶发展到商议国家大事的茶话人,都充分显示了茶的魅力。茶话会已成为世界性的饮茶习俗。宋徽宗赵佶对茶艺颇为精通,以皇帝之尊,写了《茶论》二十篇,后人称之为《大观茶论》(写于大观年间)御笔撰茶著,这在历代帝皇中是绝无仅有的。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算爱新觉罗,弘历即乾隆皇帝了,他嗜茶如命,到处评水品茶,写有多首咏茶诗,当他提出让位于儿子时,有老臣说:“国不可一日无君呀!”乾隆听了笑道:“君不可一日无茶也!”他每年都要到行宫承德避暑山庄避暑,处理政务,此时正是山庄湖区荷花盛开的时候,因此写下:平湖几里风香荷,荷花叶上露珠多。瓶窑收取供煮茗,山庄韵事真无过。 陆羽是一个弃婴。唐玄宗21年(733年),陆羽诞生于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。当时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早晨起来漫步,在竟陵城外的西湖之滨,所见群雁的喧闹声,循声走近一看,发现三只大雁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婴儿,就把他抱回寺中收养。 因为陆羽到了童年不愿皈依佛门,所以备受劳役折磨。他为师父积公煮茶,做各种杂务;如“扫寺地、洁僧厕、*泥污墙,负瓦施屋;牧牛一百二十蹄(三十头)。”他很好学,常利用放牛的机会到附近教书先生的窗外偷听,学做文章,没有纸笔,就用竹鞭写在牛背上。 十一岁时,他逃出寺院,去学戏。因诙谐善辩,扮演“假官”角色;并学演木偶戏和魔术,很受观众欢迎。同时还编写剧本。陆羽一走向社会,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。 天宝五年(746年),河南王李齐物贬到竟陵任太守。县令要求陆羽所在的戏班演戏,为太守洗尘。太守看了陆羽的“参军戏”后,大为赞赏,亲自召见,并赠送一些诗书给他;介绍他去天门西北的火门山郑夫子处求学,在读书之余,为老师烹茶。他在火门山南坡凿泉,其遗址被后人称为“陆羽泉”。 二十岁时,又遇到礼部负外郎翠国辅贬竟陵司马,交游三年。此人“虐笑永日,又相与较定茶水。”在崔国辅的熏陶指点下,陆羽的诗作造诣日深。 第二年夏天,陆羽回到竟陵,在县城六十里的松石旁的东冈村定居,字号竟陵子,东冈子。在东冈,陆羽开始整理出游时所搜集的资料,深入研究茶学,酝酿写一本关于茶学的专门著作。 由于“安史之乱”,关中难民蜂拥南下,陆狱赋”四悲诗”一首,随秦人渡江,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,考察并搜集了不少茶叶产制的资料。公元757年,陆羽25岁,由黄州只蕲州蕲水(今浠水县)品兰溪石下水,后列为天下第三泉。 历时26年完成这部巨作。《茶经》面世后,陆羽名扬海内。不久唐皇慕名而召见他,有意留他在京为官,但他陈辞不就,仍周游各地,推广茶艺,影响所及,茶事大盛。唐朝以前,茶的用途不广,一般只把它当作药用,仅少数地区以茶作饮料。茶盛于唐,是陆羽出世之后,竭力主张饮茶,于是茶的地位日益提高,自此以后,茶因此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商品,致使朝廷要征收茶税。又因文人墨客士大夫饮茶之风日盛,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对此,人们归功于陆羽以身许茶的精神和他的《茶经》。 陆羽72岁时病逝于湖州天杼山。死前,他有一首《六羡歌》:“不羡黄金罍,不羡白玉杯;不羡朝入省,不羡暮登台;千羡万羡西江水,曾向竟陵城下来。”充分体现他的人品似茶叶一般清纯。 中国茶叶最早兴起于巴蜀,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(陆羽《茶经》),可以说中国的茶叶,最初孕育、发生、发展于南方。巴蜀有关产茶记录,据文字记载,可追溯到战国时期,此时巴蜀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茶区,其茶为贡品之一。而巴蜀茶业在我国茶业史上突出地位,可在西汉成帝王褒的《童约》才留有记载,内有“烹茶尽具”及“武阳买茶”,这些反映的是当时成都饮茶成风,且用专门茶具和茶叶的商品化的情况。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,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,茶叶首先向东、南部传播。三国时,东吴占据现在苏皖、赣、鄂、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,这些地区是茶叶传播发展的主要地区,同时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豪门贵族。西晋时,茶叶开始在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传播,当时的《荆湖土记》载曰:“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”,说明了长江中游一带已有逐渐取代巴蜀的趋势。西晋南渡,北方的豪门贵族过江来到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,即历史上的东晋,建康成了我国南方的中心。由于上层崇茶成风,也进一步促进了茶在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,同时饮茶和茶叶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。这一时期,浙江茶叶已从浙西进而扩展到现在的宁波、温州、沿海地带。《桐君录》所载:“西阳、武昌、晋陵皆出好茗”,晋陵即江苏常州,其好茗出宜兴。这表明在三国两晋后,茶业重心向东移的趋势。南北朝及唐中期的这段时间,南方茶叶生产饮用进一步发展,而北方也开始嗜茶成俗,《膳夫经手录》所载:“今关西、山东、闾阎村落皆吃之,累日不食犹得,不得一日无茶。”唐代中叶后,长江中下游,不管茶叶产量还是制茶技术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,可以说在唐代,特别是中叶后,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,而以江折茶叶最为出名。如湖州的顾渚紫笋茶,常州的阳羡茶成了贡茶。唐代政府把贡茶设在江南,又大大的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,同时也带动了全国茶区的发展,从陆羽《茶经》及有关文献记载来看,当时的茶区已经遍及今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湖北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地区,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相当。 从五代到宋朝初年,由于全国气候由暖转寒,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,发芽推迟,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,致使中国南方茶业比北部更加迅速发展,如欧阳修所说的,“建安三月三千里,京师三月茶”,南方的开始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,成为宋朝茶业重心,表现在贡茶从浙江湖州的紫笋茶改为福建建安茶,说明了闽南、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的发展起来了。 浙江地处带中部,东临东海,南靠武夷山,西邻皖赣,北接苏沪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全省地形复杂,有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之说,多丘陵缓坡,土壤为酸性红黄壤。气候属于带季风型,冬季干燥少雨,夏季高温多雨,光照强烈,年平均温度为15~18摄氏度,日照1800~2100小时,平均降雨为1100~1900mm,适宜茶树种植成长。 茶叶在浙江栽植最早是三国时期,据《临海县志》引用抱扑子《园茗》记载:“盖竹山有仙翁茶园,旧传葛玄植茗于此”。葛玄(164-244),字孝先,江苏句苏人。他于赤乌元年和二年(238-239)先后创建了浙江天台上上首批道观——天台院、桐柏观和福圣观,由于道教视茶为养生之“仙药”,葛玄亦钟情于茶相继在天台山主峰华顶和临海竹山开辟了“葛仙茶圃”(明释传灯《天台山方志﹒古迹考》又据《东阳市志》记载三国吴时已产茶叶,东白山茶晋末就为人所赏识。南朝宋山谦之《吴兴记》记载:“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泉山,出[上++下舛]”,乌程县为湖州一带,据陆羽《茶经》记载唐时浙江茶区分为浙东浙西,浙西有湖州的长兴县、安吉、武康,杭州的临安、于潜、钱塘,睦州的桐庐。浙东有越州的余姚,明州(宁波)的贸ㄗ县,婺州(金华)的东阳,台州的始丰(天台)等。除了以上几个地区,另外据有关文献记载,还有温州地区的永嘉,《永嘉图志》载:“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”,还有睦州的淳安,《严州府志》载:“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,唐时称贡物”。可见唐宋时期浙江的茶区已经遍及全省了。 道教与茶结缘由来已久。早在道教创立的初期道教经典著作里已有记载。第一部全面论述道教宗旨、哲理、仪式、方法的著作是《抱朴子》内篇,东晋句容(今江苏)士大夫道士葛洪(283—363)所撰。据《临海县志》引《抱朴子·园茗》说:“盖竹山,有仙翁茶园,旧传葛元植茗于此。”葛元(玄)是葛洪的从祖,汉代炼丹士。相传他从师左慈,得《太清丹经》、《九鼎丹经》等书,在浙江临海盖竹山苦炼金丹术,从事养生之道。辟山植茗乃是为养生之用。南朝梁代丹阳士大夫、道教领袖陶弘景(456—536),有“山中丞相”之称,他阐述了道教种种理论,建立道教的神谱。还搜罗了我国古代种种有关健身养气的资料,把“寿考之规”、“长龄之术”与老子、庄子以来淡泊自然、宁拙抱一的人生哲学结合在一起,系统地结合为“养性延命”理论,著有《养性延命录》一书,建立了道教养气长生理论。他还有《神农本草经集注》七卷。在《杂录》中说:“苦茶轻身换骨,昔丹丘子、黄山君服之。” 晋时道教代表人物葛洪,他提倡修身炼丹,得道成仙,宣扬「仁爱清静,积而修习,渐至长生,自然神化。」因为这样,所以在三国至南北朝茶文化的建构过程中,随时都能发现道教的思想。举例来说:晋时壶居士《食忌》载:「苦茶,久食羽化」。道教茅山派陶弘景在《杂录》中也称:「苦茶,轻身换骨,昔丹丘子、黄山君服之,…」在道教的看法和宣传中,不仅把茶看作是一种极好的饮料,甚至夸大为轻身换骨和羽化成仙的「妙药」。是说汉代道人丹丘子、黄山君服了茶后才得道成仙的。道教推崇茶,在《神异论》里还有这样一则故事:“馀姚人虞洪,入山采茗,遇一道士,牵三青牛,引洪至瀑布山,日: ‘予丹丘子也,闻子善具饮,常思见。惠山中有大茗,可以相给,祈子他日有瓯牺之馀,允相遗也’。因立奠祀,后常令家人人山,获大茗焉。” 《宋录》云:“新安王子鸾,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,道人设茶茗,子尚味之日: ‘此甘露也,何言茶茗?’”相传南朝道教奠基人陆修静曾“话茶吟诗”通霄达旦。凡此种种,道教名士钟情于茶,为茶著书立说,向人推荐,大茗,以茶招待来客,是将茶作为养生之道而竭力宣传、美化的。因此,有很大的力。这对饮茶的广泛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、物我合一,所以,更注重将自我的精神与茶艺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,一杯茶,一缕茶烟,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,都能引出一片情思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《西陵道士茶歌》中就把道家这种空灵的忘我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: 乳窦溅溅通石脉,绿尘愁草春江色。 涧花入井水味香,山月当人松影直。 仙翁白扇霜鸟翎,拂坛夜读黄庭经。 疏香皓齿有余味,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在这里成为契合“自然”的东西,把饮茶人带入空灵的境界之中,饮茶使人心与杳冥相通,相融,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,金人马钰的《长思仙·茶》这首词也表露了这种无为和师法自然的思想: 一枪茶,二旗茶。休献机心名利家。无眠为作差。无为茶,自然茶。天赐休心与道家,无眠功行加。 由于道教把茶看得如此贵重,所以《宋录》中记载着:「新安王子鸾,豫章王子尚,诣谭济道人于八公山。道人设茶茗,子尚味之曰:『此甘露也,何言茶茗』。」这不仅是表现道教把茶引进他们的生活,并且显示,他们对茶的加工、烹饮有深入研究。因此,在我国江南丘陵山坡地,凡是道教宫观林立之处,多有茶树栽培。宫观道士不但自己以饮茶为乐,而且提倡以茶待客,进而还以茶作为祈祷、祭献、斋戒,直至长为「驱鬼捉妖」的贡品。 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、尊人 中国茶道中,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。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“三才杯”。杯托为“地”、杯盖为“天”,杯子为“人”。意思是天大、地大、人更大。如果连杯子、托盘、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,这种拿杯手法称为“三才合一” 二、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。在道家贵生、养生、乐生思想的影响下,中国茶道特别注重“茶之功”,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,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。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,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,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。如马钰的一首《长思仁·茶》中写道: 一枪茶,二枪茶,休献机心名利家,无眠未作差。 无为茶,自然茶,天赐休心与道家,无眠功行加。 可见,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,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,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。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,饮了茶更有精神,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,增添功力和道行。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,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。对此,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《水调歌头·咏茶》一词 中写得很妙。 二月一番雨,昨夜一声雷。 枪旗争展建溪,春色占先魁。 采取枝头雀舌,带露和烟捣碎, 炼作紫金堆。 碾破春无限,飞起绿尘埃。 汲新泉,烹活火,试将来, 放下兔毫,瓯子滋味舌头回。 唤醒青州从事,战退睡魔百万, 梦不到阳台。 两腋清风起,我欲上蓬莱。 三、坐忘 “坐忘”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“至虚极,守静笃”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。受老子思想的影响,中国茶道把“静”视为“四谛”之一。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“一私不留”、一尘不染,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?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,这称之为“坐忘”,即忘掉自己的肉身,忘掉自己的聪明。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,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,以及“涤除玄鉴”“澄心味象”的审美观照,均可通过“坐忘”来实现。 四、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,纯任自然,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。道家所说的“无己”就是茶道中追求的“无我”。无我,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,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,达到契合 自然、心纳万物。“无我”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,近几年来***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“无我”茶会,日 .本、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,这正是对”无我“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。 五、道法自然,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“道法自然”,包含了物质、行为、精神三个层次。 物质方面,中国茶道认为:“茶是南方之嘉木”。是大自然恩赐的“珍木灵芽”,在种茶、采茶、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,行为方面,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,一切要以自然味美,一朴实味美,东则行云流水,静如山岳磐石,笑则如春花自开,言则如山泉吟诉,一举手,一投足,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,任由心性,好不造作。 精神方面,道法自然,返朴归真,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,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、恬淡、寂寞、无为,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,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,升华到“悟我“的境界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