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人生的福分藏在淡泊的心性欲念之中

一、

人生的问题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,第一个是认知,第二个是情绪,当自己的认知产生偏见的时候,用错误的方式只会带来一个错误的结果,而当情绪冲动的时候,也通常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,这也是招致问题的根本。

只要能调整自己的认知,控制自己的情绪,这样的人生都不会有太多问题。

有一句话叫:知足常乐,能忍自安。

意思就是说:知足的人常常能够快乐,而能忍的人自然能够平安。

知足指的是对内心欲念的管理,能忍则是对于自我情绪的控制,而这两者所指的就是“认知”和“情绪”的问题,能够具备良好的心性,调和两者存在于生命中的平衡,自然能够塑造一个好的人生结果。

我们总像是一个行走在世间的傀儡,活在了和情绪的主导之下,但是却没有意识到,很多时候,这两者未必会给我们带来想要的人生,而只会扰乱我们正确看待问题的理智态度。

当自身情绪一时陷入混乱的时候,怎么会给人生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呢?

所以只有能够清醒地驾驭两者存在于生命之中的状态,才能塑造一个更好的人生。

比如汉初三杰之中的张良,就是因为能够淡泊,不居功自傲,不争权夺利,才在最后帮助汉王刘邦成就天下大业之后,选择功成身退。

最后也因这一明智的选择,而保全了余生的福分。

比如从拒绝接受三万户封地开始,张良就不止一次地在刘邦面前提出: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。

就是离开朝政,静居行气,远离世俗繁华。

后来在张良的一再坚持之下,刘邦才答应放他归隐山林。

后来在汉惠帝登基的时候,吕后还曾摆过一桌酒宴,请张良前来赴宴。

然而此时的张良已经运用辟谷之身修法,不再吃饭,一来是用清心寡欲的方式修心养性,二来也以此为缘由,避开那些可以引诱和伤害自己的问题,使自己自始至终都能平安无事。

如张良这般行事,就是避开驱使自身的智慧。

孔子说过: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

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,所以会产生情绪和,这都属于本来情感,如果没有和情绪,不仅失去了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,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。

但是如果对于以及主观情绪不加以节制和调整,放纵所有的偏见存在,那么这些思想最后反而会导致自己生出错乱行为,最后伤害自己。

就像生活中,那些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的过错,以及在驱使之下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人生最后导致祸乱一样,都是因为不能调整自我心性而形成错误言行导致的悲剧。

二、

《左传》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:

在宣公九年的时候,陈灵公与二臣孔宁、仪行父同大夫御叔的妻子夏姬私通,并且还把进谏的大夫泄治杀害了。

当他们做出这一系列不法行为的时候,最终自身也难逃灾祸,给自己惹下了杀身之祸。

而在鲁桓公元年的时候,宋太宰华夫督在路上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,一时色迷心窍,并且目送着他的妻子远行,并赞叹地说“美而艳”。

后来索性将孔父嘉杀死,并夺其妻子,但因为多行不义之事,最终也自食恶果。

世间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其根源存在,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被情绪意识这些问题遮盖自己看清事情的障碍,导致问题出现的时候,还不知根源究竟出在什么地方,最后在罪恶之途中不复返还。

正是这样的错误意识,导致世间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,让经受悲剧的人陷入苦难的深渊。

《素书》有一句话叫:

绝嗜禁欲,所以除累。

意思就是:杜绝不良的嗜好,禁止非分的欲想,这是消除为外物所累的办法。

当一个人能够远离那些能撩拨内心的因素,或者在而起的时候能有正心正念去抵抗外来因素的困扰,使自己保持清正淳朴的状态之中,那么世间所有浮华都不会伤害自身,以此来为自己修养德行,才能保全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生。

所以在《道德经》之中,老子说:

我愚人之心也哉,沌沌兮;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;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
老子将众人和自己做了鲜明对比,就好像世俗之人和智者之间的区别一样。

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,享用丰盛的大餐,去追求着豪华澎湃的人生盛景,但是自己却甘于寂寞,用淡泊宁静的无为心境面对着世间浮华。

这看似是一种愚笨的心肠,其实这不就是高于世俗之外最有智慧的境界吗。

只有不被世俗所主宰,才不会沉浸于世俗苦难之中,抛开情绪意识,才能彻见本性人生。

离苦得乐的根源,不就在自己的淡泊心境之中吗?

作者国学书舍

品读国学智慧,感受古人文化,体悟不一样的世界,看见不一样的人生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