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丰仙迹遍崂山

三丰仙迹遍崂山 高明见 提起张三丰,世人尽知他是武当高道、太极拳的创始人。可是,您知道吗?三丰真人还是崂山道教十大道首之一呢,也是崂山内家拳的开创者。 张三丰,生于南宋淳佑丁未年(1247),辽东懿州人,名全一,一名君宝,号三丰。初修儒业,后入玄门,为全真高道,道教内家拳创始人。因其不修边幅,无论冬夏都是一笠一衲,再加上须发如戟,扎里扎撒,所以又号张邋遢。其形象则是高大魁伟,龟形鹤背,大耳圆目,一副奇异相貌。吃饭则更是离奇,或数月不食,或数日一餐,一顿能吃一升米。居武当山时,曾对道众说:“此山异日必大兴”,与披荆斩棘,创建草庐居住,后来却又悄然离去了,真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。其隐仙风范,体现了老庄以至全真道的风格,并形成了以他为祖师的隐仙派,其本人也成为继吕祖以来最负盛名的活神仙。明英宗赐诰,封为“通微显化真人”。成化二十二年又特封为“韬光尚志真仙”,嘉靖四十二年再加封为“清虚元妙真君”。 关于张三丰的寿命和行踪,至今成为众说纷纭的两个谜。但一般认为他生于南宋淳佑丁未年,三岁双目失明,五岁拜碧乐宫住持张云庵道长为师,并为他治疗眼疾,半年后双目复明。张三丰在碧乐宫住了七年后,辞别师傅回家专修儒业,凡三坟五典,皆能过目成诵。元世祖中统五年(1260),即被举为茂才一等,堪称神童。十八岁时,由于得到平章政事廉希宪的赏识,曾做过一段时期的知县,但张三丰对做官并没有兴趣,曾作诗道: “幽冀重来感慨忘,乌纱改作道人装。明朝佩剑携琴去,却上西山望太行。” 从此弃官隐退做了道士。出家之后的张三丰浪迹天涯,四处漂泊,足迹遍布名山大川,宝鸡、终南山、武当山、鹤鸣山、平越卫、青州云门山、东海崂山,甚至云南、贵州等偏远地区均留下他的足迹。 1368年,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。当他听说张三丰已经活了一百二十多岁,禁不住怦然心动,便于洪武十七年、二十四年数次派遣使者到处寻觅,却不得一见。只得到张三丰托人带来的一封信,其中说: “流水行云不自收,朝廷何必苦征求?从今更要藏名姓,山南山北任我游”。 洪武二十八年,朱元璋身患重病,又遣龙虎山第43代天师张宇初四处寻求张三丰进京,始终未得。永乐年间,明成祖朱棣又是多次遣使寻访,遍历荒徼,数年不遇,于是派工部侍郎郭进等人动用民夫三十余万人,耗资百万大修武当,并赐额“大岳太和山”,以待张三丰,正应了三丰真人“此山异日必大兴”的预言。同时明成祖命正一道士孙碧云在武当山专门迎候张三丰,并写了一封词语谦恭、态度诚恳的亲笔信,希望能打动张三丰,却还是不能如愿。一直到了明朝第四个皇帝英宗时,仍在苦苦寻访张三丰,到底还是不知其所踪。 那么,张三丰究竟隐居到了哪里呢?为了逃避明代诸君王的搅扰,他极有可能躲进了山环海曲、人迹罕至的崂山!据明末御史黄宗昌《崂山志》记载:“明永乐间有张三丰者,尝自青州云门来,于崂山下居之。居民苏现礼敬焉。邑中初无耐冬花,三丰自海岛携出一本,植现庭前,虽隆冬严雪,叶色愈翠。正月即花蕃艳可爱。今近二百年,柯干大小如初。或分其蘖株别植,未有能生者。又有张仙塔、邋遢石,皆其历迹。”又说:“(耐冬)出海岛中,下清宫所植颇盛”。可知青岛市的市花耐冬,以及蒲松龄在《聊斋志异?香玉》篇中那位身着红衣,令人见而忘俗的花神“绛雪”,实为张三丰真人的一大馈赠。 据地方志载,张三丰曾长期隐修于崂山,曾居于刘若拙创建的崂山驱虎庵、玄真洞等地。玄真洞洞口镌“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存”之字句,传为三丰手书。后又移居到太清宫东南的崂山头隐居潜修。崂山头是崂山山脉延伸到大海深处的一座山头,叫做“覆盂峰”,也称“鳌山头”,海拔372米,三面都是巨浪翻腾,临海悬崖峭拔如削,甚是险峻。在崂山头东坡悬空的峭壁上,有两座乱石堆叠的石塔,这就是著名的张仙塔,也称“三丰仙塔”,据传是三丰所建。塔旁有红白两株耐冬,便是当年张三丰所植。石塔底部有一个洞,称为“仙窟”,据说就是三丰真人静修之所。几百年下来,海平面上升,洞口便被海水淹没了,只有退潮时或可一见。而在崂山头之北,有一块平坦的石头露出水面,因风浪大作时,曾将古代沉船中的铜钱冲上石头,就被传说为龙王晒钱处,人称晒钱石。张三丰在崂山头隐居时,常在此石上酣睡,故又被称为邋遢石。据说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秋,山民在邋遢石上发现了三丰真人的一件布衲和一双芒鞋,此后世上再无人见到过张真人,于是将此地作为张真人飞升之所。那座石块叠成的“张仙塔”,也成了纪念张三丰在此羽化成仙的印记。 古人曾有诗为证,叫做: “古塔凌嶒叠石成,下临沧海上青冥。仙踪一自三丰置,留得耐冬万古青。”

Similar Posts